中国通信服务(香港)国际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 陈兴忠 博士(86届)

 



1968年12月出生,海安县墩头镇禾庄村人。1986年9月~1990年6月,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电子仪器及检测技术专业学习。1990年7月~1992年8月,江苏海安阀门厂助理工程师;1992年9月~1995年4月, 重庆邮电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攻光纤通信方向,建立中国第一个WDM试验系统,并研究光纤接入网在中国的开发应用; 1995年5月~1996年4月, 中国电信南京电信局工程师,参与中国电信GSM一期建设工作,负责长途干线网的运行维护和CDPD系统的开发; 1996年5月~2000年10月, 正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北京代表处业务发展部经理,对HDSL、ADSL和光接入网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并推广使用; 1996年9月~2000年10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光电子实验室博士研究生、讲师,主攻光纤通信方向,并讲授《电子电路设计》和《数字信号系统》;曾任系党委书记工作助理;1997年1月~2000年7月,香港捷康集团北京太极得捷电子公司总经理顾问,在光接入网和无线计费系统方面提供咨询; 1999年1月~2000年10月, 北京迅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提供网络集成和智能系统集成方案;2000年4月~10月,受聘于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研究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和3G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写成研究报告; 2000年11月~2002年2月,加拿大McMaster大学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系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通信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2002年3月~2005年9月,加拿大McMaster 大学光通信实验室主任, 研究副教授,负责创建“加拿大国家创新基金”光通信与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与美国Nanovation和加拿大Apollo Photonics公司合作,进行通信系统和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协助指导博士生8名,硕士生15名。2005年10月,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技术部通信项目总监,具体负责:通信技术领域奥运项目的规划指导、立项审查、进度考核和验收测试监督,人力资源需求规划与人员资源配置,资金预算审查、技术与经济方面的合理性审查,RFID电子票证工作的总体技术方案及实施,开闭幕式的技术支持,科技奥运项目,火炬接力的技术和通信保障等工作。
陈兴忠现为国际电子电机工程师协会(IEEE)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曾任《世界科学技术》杂志特邀编辑和记者。

 

 

 

2008年8月8日,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将拉开帷幕,赛场上的精彩画面将流畅地传遍世界。现在,各界精英正在为奥运会的顺利召开而秣兵枥马、殚尽竭虑,其中,负责重大通信项目组织实施的,正是我市海安籍的陈兴忠博士。

 

电波传递奥运情怀

               ——记第29届奥组委技术部通信项目总监陈兴忠

 

 

                  上篇  奥运篇·爱国情怀

 

6月8日下午,北京奥运大厦附近的倒计时牌闪烁着“427”天的红色数字。记者在奥组委的一间会议室里,终于等来了刚刚结束了一个重要会议的技术部通信项目总监陈兴忠。

作为通信总监,陈兴忠领导着一个近30人的团队,负责北京2008奥运会重大通信项目的组织实施,同时负责奥运会历史上的首次电子票务工作,并协助科技奥运项目的规划实施。从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到数据网络,从比赛场馆内外到场馆之间,从裁判席到评论员席,所有的联络、传输和协调,必须由陈兴忠的团队在开赛之前全部安排到位。

任务繁重,但又必须确保万无一失。脸露疲惫的陈兴忠向我们介绍说,从2005年10月从加拿大回国进入奥组委工作后,几乎很少在晚上11点以前休息,双休日加班更是常事。

他说,为满足奥运会通信需求,应用于奥运会的通信技术首先必须保证其稳定、成熟、可靠,其后才是其先进性。经过慎重研究,本次奥运会的技术冻结期为18个月,在奥运会赛前的18个月无法被证明为稳定可靠、能满足奥运需求的技术不能被应用。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组织协调,技术方面包括IT和通讯。通信方面主要负责组织提供固定、移动、集群、广播电视传输的通信保障及通信服务;负责确定无线频率使用需求、协调无线电管理部门分配奥运会所需无线频率;我们让中国移动提供移动通信和无线数据服务,中国网通提供固定通信服务,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无线电频率的审批,北京歌华有线公司承担所有比赛的有线电视系统。

陈兴忠整天忙碌的,便是确定需求,组织承担者,提出要求,然后便是督查,协调,测试……改造的场馆,新建的场馆,只要是和通讯有关的,遇到问题,他都必须介入协调解决。到明年4月,各场馆必须完成所有的测试赛事,用实战来检验整个技术系统和流程。

忙碌并快乐着。陈兴忠说:“北京奥运会对中国人来说是件大事,我能参与其中,贡献绵薄之力,倍感自豪。”和许多人一样,满腔奥运情怀的陈兴忠跳动着的是一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2002年底,34岁的陈兴忠已经是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光通信实验室主任,他获悉北京奥组委在全球公开招聘通信项目总监的消息后,立即请假飞到北京。他说:“中国人办一届奥运会不容易,机会难得,所以,我就几乎是不假思索,作出了决定。”

这一次的竞聘考试是陈兴忠有生以来参加的时间最长的考试,从通信基础、专业、理论、实践、英语到面试,过关斩将,一轮又一轮,整整考了42天,最终,陈兴忠如愿以偿。

但陈兴忠知道,其实,考试还没完。他说:“这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其实是在奥运主会场火炬熄灭的那天。”至于对考试成绩的预测,陈兴忠没有回答,只是淡淡一笑。但这一笑,坚定而自信。

2005年10月,陈兴忠接到了奥组委要求他正式上任的通知,毅然放弃了在加拿大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优厚待遇来到北京。回国上班第一天,正值十运会召开,陈兴忠便马不停蹄,来到南京,观摩、考察十运会的通信运作情况。

陈兴忠完全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抽不出回家照顾父母的时间。今年,年仅65岁的母亲病重,3月,陈兴忠回家探望,5月8日,等到他再次出现在母亲面前时,已经是伤心的诀别。拭去泪水,陈兴忠眼前飞扬的五环旗上,最清晰的是“Beijing 2008”和鲜红的中国印。

 

下篇  奋进篇·奥运精神

 

17年前,陈兴忠漫步在海安西部古镇曲塘的青石板街道上,兴意阑珊。看着古老的通扬运河水缓缓东流,陈兴忠感到了无用武之地的悲哀。

他是曲塘中学的毕业生,对古镇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从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毕业后,他又被分配到了这个地方,成了古镇上海安阀门厂的一名助理工程师。他学的是电子,这家厂生产的机械产品,他根本就使不上劲。

陈兴忠回忆说,当时的厂领导理解他的苦衷,支持他考研。临近考试的时候,专门批了他三个月的假,让他全力以赴复习。

陈兴忠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1992年9月,顺利考入重庆邮电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攻读硕士学位,主攻光纤通信方向。期间,参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WDM试验系统,并研究光纤接入网在中国的开发应用。

1995年毕业后,陈兴忠进入南京电信局担任工程师。他参与中国电信GSM一期工程建设,负责长途干线的运行维护和CDPD系统的开发,干得很出色,待遇也不菲,但陈兴忠读博的念头没有泯灭。1996年3月,电信局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要求员工签订5年期的劳动合同,这和陈兴忠继续深造的想法相悖。陈兴忠没有犹豫,当即辞职。不断进取,永不满足,在求学的道路上,他将奥运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3月辞职,5月到北京考博。考完试,借住在同学家的陈兴忠也没闲着,打开报纸看招聘广告,台湾的正华通信公司北京代表处招人,第二天去面试,一个小时后就上班了。当时,ADSL、HDSL和光接入网等技术刚开始出现,陈兴忠便成了该公司的业务发展部经理,负责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到了8月底,陈兴忠要到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光电子实验室读博士,正华公司非常不舍,最后要求陈兴忠在读博期间,继续和他们合作。

陈兴忠答应了。在科研方面,陈兴忠的长处便是能够将研究和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主攻光纤通信方向,担任讲师为本科生授课,还和多家公司合作,提供网络集成、智能系统集成等方案,特别是为摩托罗拉(中国)公司作的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和3G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受到重视。博士一毕业,摩托罗拉就邀请陈兴忠加盟,但他婉言谢绝。

2000年11月,陈兴忠受邀赴麦克马斯特大学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系作博士后研究,2002年3月负责创建“加拿大国家创新基金”光通信与光电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并担任该实验室主任、研究副教授。并与美国Nanovation和加拿大Apollo Photonics公司合作,进行通信系统和光电子器件的研究开发,在国外的事业进入了一个巅峰。

但就在这个时候,为了北京奥运会,陈兴忠毅然回国。

在他眼里,奥运生涯,才是巅峰。

 

 

链接

 

科研成果

 

 

1.全光解复用器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项目和863高技术计划)

2.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研究(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合同项目)

3.40Gb/s光时分复用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国家863高技术计划)

4.半导体光放大器非线性特性的研究(华为高校资金资助)

5.4×10Gbit/s光时分复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

6.8×2.5Gbit/s光时分复用通信系统(国家863高技术计划)

7.光纤用户系统的研究(国家863高技术计划)

8.10Gb/s SLA中点谱反转220km传输系统(国家863高技术计划)

9.光波分复用通信系统实用技术(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0.交互式图像显示(航天航空部项目)

11.发表论文20 多篇,被 SCI检索系统收录论文5 篇、EI 检索系统收录论文 10 篇

 

 

2007年6月14日00:35分初稿

全文发在6月19日江海晚报《江海之子》版。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