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移花接木 山岳潜形

移花接木   山岳潜形

                   ——关于一篇从“地狱”到“天堂”的作文的化用问答

江苏海安县曲塘中学  张志平

寒假中,一位高三学子拿来一篇特殊的作文——《必须跨过这道坎》(作文附后),咨询曾经参加几次高考作文阅卷的老师,能否化用这篇文章来完成寒假作文“距离”,进而举一反三走一条高考作文的捷径?将对话内容录于兹,供大家探讨。

学生:我感到这篇《必须跨过这道坎》写得不错,您看咋样?

老师:“必须跨过这道坎”是2007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这是一篇命运富有戏剧性的作文:第一位阅卷教师打了20分(满分为70分),第二位教师打了43分。判分差别很大,按程序这篇作文交到阅卷小组组长手里,但仍难以定夺,只得再上交高考阅卷中心组仲裁。仲裁结果是:64分。(据《解放日报》)

学生:这篇作文曾经在“地狱”(学生眼里的作文低分)走过一遭?

老师:首先,要知道这篇作文为什么会被判入“地狱”。进入地狱之门的高考作文,要么是偏离题意,要么是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或者是内容空洞,或者是情感虚假,否则就是严重文体不符,或结构混乱,语言不通。这篇文章被第一位老师判为20分,显然是因为阅卷老师看不出这篇作文没有写清楚要跨什么坎、为什么跨、怎么跨,“这道坎”就是那高垒的门坎儿?其实,作者是用一连串具体可感的形象——高垒的门坎儿,昏暗的厅,不上学、满山遍野地乱跑的孩子,还有夹着浓重的乡音的小脚的阿婆来隐射偏远的山村必须跨过的民俗守旧落后、思想封建保守的这道坎。文中有坎,有坎;高高的门坎象征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之间、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隔阂——阅卷中心组几位专家的观点——这么好的立意,被埋没的原因只能是文章太含蓄了。应试作文与创作最大的不同就是读者不同,阅读的时间不同,阅卷老师要在几十秒(北大孔庆东老师提出“高考作文每一篇阅卷用时100秒是可以的”)时间内阅读内容、判断质量、产生分数,哪有时间细细揣摩、用心品味?部分好文章被糊里糊涂的几十秒一下子就给消解了,冤就冤在你没有“明示”阅卷者。哪怕是在文末,显豁地点题,也是有必要的。

学生:既然这是一篇被超脱到“天堂”的作文,能不能以它作为化用的原料?

老师:作文,特别是高考作文,最让阅卷老师青睐的就是切合题意、内容充实、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的文章,这固然是所有考生追求的目标,但却不是人人都有这样的身手。如果不关注社会、关心生活,缺少生活的体验,闭门造车,断然写不出真切的文字。但是,学生作文不同于作家的文章,也不同于社会人士写的文章,没有复杂的背景,很少有丰富的阅历,文字之间也没有那么大的变化与差异。相同或者说相似的年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历,读的是相同的教科书,接受的是比较相同的教育,这一些决定了高三学生不大可能写出千姿百态的就像社会征文那样的精品来。因此,模仿优秀作品,借鉴与化用成功作文,也不失为应考学生事半功倍、走高考作文捷径的方式——不得已而为之吧。如此看来,这篇64分的高分作文是可以作为母本的。只是,选择原材料的原则是既是精品佳作而又不很出名,最好不要是高考范作。这篇作文因其戏剧性曾经引起那么大的关注,熟悉的人很多,瞒天过海不容易,你得掌握化用(借鉴)的技巧,绝不能只是简单的穿靴戴帽、改头换面,否则,也许你将有抄袭的嫌疑,只能是事倍功半,弄巧成拙。

学生:我们的寒假作文题是“距离”,好化用这篇已在“天堂”的文字吗?

老师:高考优秀作文,自有其过人的地方,也就是说有让阅卷老师“眼睛一亮”的闪光点。这篇《必须跨过这道坎》除了立意的高深外,首先有令人叹赏、让人回味无穷的细腻的描写,譬如对漫山乱跑而不读书的孩子的刻画,文章倒数第二节的“牵”“ 搀”“ 跨”“ 颤抖地扶”“ 吃力地迈”“夹”“ 盯”等精彩动词所描摹的细节,还有尤其出色的结尾“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譬如文章的极为平实而省净的语言,有时甚至不用复合词,如自然质朴的“景”、细密的“尘”等。精彩、精致、精妙的描写(包括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丰富的血肉,优美的文字应当深刻在化用者的记忆中,届时才能信手拈来,才不会成为难为无米之炊的巧妇,这就是平常所说的语言储备。还有,化用绝不是照搬照用,也不是几个精彩语段的拼接组合,而是将已有的材料隐含在其中,或在构思上(譬如写生习作在山村孩子却如获至宝表现出的见识与文化的距离),或在表达上,把好的东西脱胎换骨后进行巧妙嫁接,略微显山露水而已,给人以神似而非形似的感觉,尤其是对大众皆熟悉的材料,更要注意。譬如,你的材料是极其普通的松树,不妨转化为众人(包括阅卷老师)听说而不熟悉、充满神秘感的菩提树,而且易与佛教文化联系起来,就远高于简单的崇高、逆境不屈等一般化的立意。化用后的成品更要有作者自己的东西、闪光点。当然,千万别忘了恰到好处的点题啊!

半天后,学生提供了他的仿作《距离》。

学生:请您再评价一下我的化用《必须跨过这道坎》而成的《距离》(文章附后),好吗?

老师:这篇《距离》,除了借用原文的山区写生的故事构思、保留了原文两处精彩的细节描写外,不仅完善了应试作文的“距离”点题标志——开头的生活距离、文中记叙阐明的产生距离的原因、文末的精神思想与文化距离,更有神来之笔,支教以“缩短这看似邈远的距离”——既贴近社会实际,又体现了高尚的价值观主题。如是高考现场作文,也可以得到64分左右啊!

附:文一

必须跨过这道坎

放假期间,倘若有空下的时间,总是要跟着我的美术老师去偏远的山间写生。景区的环境自是如瑶池仙境,教人流连忘返,而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倒只有我们那暂时栖身的农家门厅前,一道高高垒起的门坎儿。

我的老师喜欢未被开发而经人工雕琢的环境,他要的是那种自然质朴的景。而在那种地方我们所能居住的农家,都只有老旧破败的门庭,和高低不同的门坎儿。

几年前刚开始出去写生时,我常会被那垒至小腿肚的门坎绊倒,往往是走进一扇门,毫无预警地就栽了一跟头,结结实实地向八仙桌上的菩萨嗑了个大头。在吃了不少闷亏后我终于学聪明了,但凡见着高度超过两米,厚度超过十公分的门,就会下意识地做高抬腿动作。

后来我才明白个中玄妙,原来在这僻远的山区,民俗守旧落后,思想封建保守。而那门坎儿的高度是与这一家在当地的地位等等被划上等号的。门坎儿越高,它所象征的地位就越高。我当时心里乐呵,敢情我住的便是那村上领军人物的家?

于是开始留心那些门坎儿,留心起这闭塞的村落。

七月里的天气,山里虽说暑气不重,却也依旧燥得让人发闷。我们开始从早晨五点,画到上午九点左右。山里不时有人踱过,偶尔回头瞧上两眼,又像是怕惊扰了我们,缩在一旁不敢吱声。有过对话的,只是一些山里头的孩子,十来岁光景,却不上学,满山遍野地乱跑,看见人画画便围上来,开始怯怯地不作响,尔后有胆大的孩子问了句“画的是否是远处那个金色草垛”?我答是,他们渐渐多话起来,问我这画什么价钱,我抚额失笑,告诉他们这只是习作,不卖钱。一个小孩问能否送她,我点头,把画取上,让她等画风干后再拿走。期间我问他们为什么不去上课,一群孩子都是坦然地说家里穷,或是祖辈没有读书人,说着从父母亲那里听来的读书无用的理论。忽然地,我就想起那座高垒的门坎儿,和里面昏暗的厅,仿佛被门隔绝了千百世的光阴。

画干了,却被风吹上了许多细密的尘,涩涩地嵌进粉质的纸里,小孩也不嫌弃,像得了宝贝似的捧了去。我开始觉得这景并非那么心适怡然。

回家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那堵门坎,她颤抖地扶着我,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盯着她的小脚。车渐行渐远。

我回头,看倚在门上的阿婆。夕阳西下,在门边上打出昏黄,却照不亮她逝去的年华。

 

文二:

距 离

   放假期间,我跟着我的美术老师去偏远的山间写生。山区的环境自是如瑶池仙境,叫人流连忘返。我和老师暂住在一位阿婆家,阿婆和蔼可亲,笑起来连脸上的皱纹都是那样慈祥。

阿婆用玉米糊糊招待我们,这在当地算是很高的待遇了。我从阿婆的生活中看出,这闭塞村落与都市相比,生活水平仍有一段较长的距离。

  七月,山里虽说暑气不重,却让人发闷。我们开始从早晨五点,画到上午九点左右。山里不时有人踱过,偶尔回头瞧上两眼,又像是怕惊扰了我们,隔着远远的距离,缩在一旁不敢吱声。太阳刚刚爬上山头时,山里来了四五个孩子。他们都背着一个硕大的竹篓,皮肤黝黑,头发枯黄,一路说说笑笑地走来。看见我们在写生,便一股脑扔下背篓,好奇地拥过来。

刚开始时,他们几个怯怯地不作声响,安静地围在我身边。我似乎感觉到他们的目光一直游离在画板与我——准确说是我这身行头——之间。终于,一个女孩腼腆地问我脖子上挂着的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我笑道:“哦,这是相机,拍照用的。”她犹豫了会儿,又羞怯地说:“能给我看看吗?”“好啊”我爽快地答应了。她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

快画完时,一个男孩突然开口,小心地问我这画什么价钱,我抚额失笑,告诉他这只是习作,不卖钱。他的眼睛忽的闪出些光亮,急切地问我能否送他,我说好,让他等画风干了再拿走。其间,我无意地说:“你们放假了就帮家里上山割草呀?”他仿佛被触动了敏感的神经,眼里的光芒顿时黯淡了许多,忸怩地说:“我们不上学”。他说他们这里穷,祖祖辈辈也没有几个读书人,还说了从父母那里听来的读书无用的理论。我的心一颤,仿佛被闪电击中了一般。画干了,他捧着画高兴地跑开了,不一会儿他们便都走了,消失在了山间的小路上。

  返城时,房东阿婆来牵我的手,我搀着她跨过门坎,她颤抖地倚着我,慢慢抬起小脚,吃力地迈出来,她说下次再来,夹着浓重的乡音,我点头。车渐行渐远。

车上,我回忆起阿婆和山里的孩子们。我想,山里的人们重复着祖辈古老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闭塞的村落与现代的文明之间的距离或许不仅仅在生活质量上,总感到缺少了什么。

我鼻尖一酸,心想明年再来时,邀上几个同学,要给那群孩子上几堂课。我想尽我们最大的努力,缩短这看似邈远的距离。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