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

说声“谢谢”有那么难吗?

说声“谢谢”有那么难吗?

        随着对外交往力度的逐渐加大,这些年有机会走出国门,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随处可以听到的感谢之声。我的外语水平不怎么样,但每到一个国家,“谢谢”这个词总是最先学会。一则我要随时向帮助我的那些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致谢,二则这个词总是极高频率地灌进我的耳朵,使我无法学不会。   

        当我挡住反弹的店门以便不撞到后边来人的时候,总能看到一张礼貌的笑脸,听到一声亲切的“谢谢”;当我漫步街头,对可爱的孩子表达喜爱之情的时候,孩子的父母总是充满自豪,对我善意地说声“谢谢”;当我在商店付账的时候,总能见到收银员双手接过钞票、满眼真诚地对我说“谢谢”;当我随手递给朋友一杯红茶的时候,甚至可能会听到一句略显夸张的“谢谢”。这样的情形每天不知要遇到多少次,只要我来到街上,来到人群中间,它就会变成一种空气、一种氛围、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包围着我、熏陶着我,使我总是处在一种温暖舒服的感觉之中。虽说这都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给

        我留下深刻印象,使我思考文明、素质、教养等我们常常挂在嘴上,但依然没能很好解决的大问题。   我想,不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我还是我,还是那个由特定教育塑造养成的我。遗憾的是,当我在国内对自己的同胞,特别是对陌生的同胞表达同样善意、善举的时候,很少能听到一声礼貌的“谢谢”。当我拉住店门的时候,后边的人往往一闪而入,好像我这个人根本不存在;当我学做绅士为女士拉门的时候,甚至连一个笑脸也很难看到;如果我驾车时主动为其他车辆让路,不仅得不到善意的回应,反而很可能会被一连串的车辆挡在后面;至于生活中更加微小的善举,只能得到更歧视的对待。这样的体验多了,常常让我很不情愿地问自己:难道我们中国人不知感恩,不会致谢?   

        我自信不是一个施恩图报的肤浅的人,也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奴才,但我喜欢人与人施与和接受时真诚感谢带来的美好,以为那才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和谐状态。我不知道我们中的很多人为什么不肯多说一声“谢谢”。有人说是基于含蓄内向的文化心理,认为过分表达自己的感情是一种轻浮的举动,大恩不言谢,一声轻飘飘的“谢谢”,不足以表达深沉的感情,而小恩无需谢,过分的客套显得虚伪;也有人说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缺少关爱,以至于没有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久而久之,变得不会、不肯、不能向人致谢;还有人认为是基于一种理所当然的错误心态,认为别人为自己做什么都是天经地义、完全应该的,因而不用说什么“谢谢”。   

        而我以为,一种习惯的养成,必然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几千年来,中国长期处于等级观念十分严重的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只有主奴关系、上下级关系,没有平等关系;只有皇恩浩荡,没有公民意识。新中国成立后长期的政治运动,搞得人人自危、关系紧张、处处设防,加之市场经济利益冲突、残酷竞争,人和人之间温暖关爱的情感少了,小心防范的意识多了,和谐互助的精神少了,封闭自守的心理多了。此外,缺乏真正的宗教传统,也使我们中的不少人缺少感恩之心。他们自然没有“原罪”心理,也从不觉得需要感谢谁。嘴上吃的、身上穿的、日常用的,似乎都取之自然,不是劳动所得,因而不用谦卑地面对世界、面对世人。这样的文化心理,很容易造成一颗冷漠的心;而冷漠的心聚而成阵,社会氛围自然是缺少温情的;在缺少温情的环境里,人们怎么会深怀一颗感恩的心呢?   

        在与外国朋友交往中,他们经常感叹我们中国人的性格是矛盾的:有时好像对什么都无动于衷,面无表情,目光呆滞;有时又似乎特别容易动怒,为一点小事就可以当街吵架,甚至大打出手。他们说不清我们中国人到底是含蓄,还是热情。其实,这正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长期的压抑,必然导致极端的爆发。我们真正缺少的,恰恰是那份由内心平静而形成的平和与从容,长期的善意聚集而养成的大度与宽容,由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而形成的感恩之心。当你向别人表达一份善意,你的心中就多了一份善良;当你随时随地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你的世界也因此而变得阳光明媚。当我们这个社会不仅熟人之间,而且每个生人之间也变得温情脉脉、以礼相待的时候,当我们中的每个人都把说“谢谢”当成下意识的习惯的时候,我想我们的社会离真正的和谐社会就不远了。(来源: 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上一篇:道德礼仪知识[ 03-20 ]
下一篇:观人民英雄纪念碑有感[ 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