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我国东西气候差异》学习点拨

《我国东西气候差异》学习点拨

周开稳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 226661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大气的一般状况。气候的基本特征是由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构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主要表现为气温和降水的特点不同。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南北纬度跨度大,东西距海远近差距大,使得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都比较大。下面,我们主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比较说明我国东西气候差异。

一、气温的差异

1.夏季气温的差异

我国夏季气温的差异可以归纳为三句话: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青藏高原气温较低;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②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2)青藏高原气温较低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层中云量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辐射的热量;加上高原上风速较大,更不利于热量的积累和保持,所以,即使是夏季,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也很低,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3)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

西北内陆地区夏季增温比东部沿海地区快,气温比东部同纬度地区高。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主要原因有: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少云,太阳辐射强。

2.冬季气温的差异

我国冬季气温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主要原因有:①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②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加剧了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

二、降水的差异

我国的降水主要是由湿热的夏季风带来。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是集中夏秋季节;南方地区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季短。

1.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夏秋季节,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由于深居内陆,且受高原、山地地形的阻挡,海洋水汽不易到达,降水稀少。

2. 降水量时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我国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是集中夏秋季节;南方地区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季短。

每年四、五月份,夏季风首先在我国南方沿海登陆,我国南方(珠江水系)雨季开始;六月,夏季风影响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形成这一地区的梅雨;七、八月份,夏季风影响到我国东北、华北,东北、华北雨季开始(长江流域受高气压控制,形成伏旱);九月,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夏季风撤回长江以南,北方秋高气爽,十月,夏季风撤出我国大陆。由此可见,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旱,结束晚,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降水少。西北内陆受不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形成大陆性气候。冬季,我国主要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夏季风的强弱、迟早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我国多旱涝灾害。夏季风强的年份,易出现北涝南旱的灾情;夏季风弱的年份,易出现北旱南涝的灾情。为此,在农业生产中需抓好水利工程建设。

三、三大气候区主要气候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差异。

气候区

主要地形

主要气候特征

农业活动

人口、城市分布

东部季风气候区

平原、丘陵

冬季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种植业为主,北方旱地耕作(小麦),南方水田耕作(水稻)。

人口、城市分布密集。第二、三产业发达。

西北干旱半干旱气候区

高原、盆地

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水稀少

畜牧业为主,水源为种植业的制约因素,可发展灌区农业和绿洲农业

人口、城市稀少,沿河、沿交通线和绿洲分布

青藏高寒气候区

高原、山地

太阳辐射强、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降水稀少

高寒农牧业,农畜产品耐旱耐寒(如青稞、牦牛等),河谷农业。

人口、城市最少,沿河谷、沿交通线分布

 

本文发表于《学习报》(九年级科学版第15期)2009.10.21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