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疫苗概念及类型

疫苗概念及类型

 章再稳

一、知识简介

凡具有抗原性,接种于机体可产生特异免疫力,抵御传染病的发生或流行的生物制品,总称为疫苗。以下是部分种类疫苗的基本情况:

1.活疫苗(弱化疫苗)

把活的病原体弱化后制成。弱化后的病原体可以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同种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但不会使机体患病。优点是与真正的病原体比较接近,可以诱导出比较强烈的免疫反应。使用较少的剂量即可获得较长时间的免疫力。缺点是这些疫苗仍然具有变异能力,有可能再突变成能使机体致病的状态。这些疫苗对癌症和艾滋病患者不适用。必须在低温环境中保存,不易保存和运输。如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腮腺炎疫苗、鼠疫疫苗。

2.死疫苗

用化学物质、高温、射线处理的方法把病原体杀死后制成。此种疫苗失去繁殖能力,但保留免疫原性。和活疫苗相比,这种疫苗容易保存,化学性质更稳定,用起来也更安全。但引起的免疫反应比较弱,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如百日咳、伤寒、霍乱、流脑、乙型脑炎疫苗等。

3.类毒素

经甲醛脱毒后仍保留能刺激免疫反应的细菌外毒素,当其进入机体后可以引起与毒素一样的免疫反应,但不会使机体致病。机体的免疫系统如果接受了没有毒性的类毒素疫苗后,就会产生针对毒素的抗体,如白喉、破伤风疫苗。类毒素也可与死菌苗混合制成联合疫苗,如百日咳、白喉类毒素和破伤风类毒素三联疫苗。

4.核酸疫苗

又称为基因疫苗或DNA疫苗。将编码某种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外源基因可以在体内存在较长时间,并不断表达外源蛋白,因此,很微量的抗原即可刺激机体产生强而持久的免疫应答。核酸疫苗作为一种重组质粒,易在工程菌内大量扩增,提纯方法简单,且可将编码不同抗原基因的多种重组质粒联合应用,制备多价核酸疫苗,这样可大大减少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多次接种带来的应激反应。另外,核酸疫苗稳定性好,无需冷藏,便于贮存和运输。目前,核酸疫苗已在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寄生虫免疫、抗肿瘤免疫、预防变态反应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畜禽传染病方面主要用于猪瘟、猪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

5.将来的疫苗

科学家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将控制合成大肠杆菌抗原的基因注入到西红柿内,人食用了这种西红柿,就可以获得针对大肠杆菌的免疫力。

二、试题链接

1.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细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2.新生儿在出生后六个月内一般不易生某些传染病,这是因为(   

A.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B.新生儿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

C.新生儿体内免疫系统十分健全     D.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3.我国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针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苗已经进入到人体安全性试验阶段,数十名志愿者报名接受安全性试验。研究人员制定的试验方案应是(   

A.志愿者全部注射疫苗,密切监视受试者的反应,随时准备处理意外情况的发生

B.志愿者全部注射疫苗,密切监视受试者的反应,观察、比较与常态人群的区别

C.志愿者全部注射疫苗,观察、记录并统计出现不良反应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D.在志愿者不知情的状况下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注射疫苗,一组注射安慰剂

4.下表为我国对初生婴儿预防乙型肝炎的免疫计划。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时间

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方式

出生时

第一次

肌肉注射

出生1个月

第二次

肌肉注射

出生6个月

第三次

肌肉注射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提高人体内抗体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5.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人乳头癌病毒基因疫苗(也称人乳头癌病毒DNA疫苗)的概念,即将人乳头癌病毒相关基因导入肌肉细胞并表达,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下列对其理解有误的是(   

A.人乳头癌病毒只含有DNA这一种核酸

B.人乳头癌病毒DNA疫苗进入人体后将成为抗原,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C.人乳头癌病毒DNA疫苗功能的发挥体现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

D.利用PCR技术可大量制备人乳头癌病毒DNA疫苗

6.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出特殊的西红柿、香蕉,人食用后,体内可产生特定的抗体,说明这些西红柿、香蕉中的某些物质至少应(   

A.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         B.含有某些具有抗原特性的物质

C.含有一些灭活的病菌           D.能刺激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抗体

[打印文章]
上一篇:传送带上的动力学问题[ 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