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刍议

 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学过程刍议

                         海安县曲塘中学  缪长春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教师往往会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氛围,激活学生兴奋点,让学生自觉自愿的投身到学习实践中来,积极主动地思维。这种以情感为纽带,以思考为核心,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特征的教学实践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思维个性、思维品质,以及思维过程的科学性大有裨益。

一、精心设置导语。导语是新课的引子,是教学一篇新课文的开场白,一段精彩恰当的导语是一节课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导语设计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但导语的设置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避免华而不实。一段言简意赅充满生动新颖的导语,很能感染学生。

在教苏教版必修五《渔父》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在飘着秦风楚雨的历史天空下,一位踽踽独行的歌者高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末落的楚王朝已不是他那枯瘦的双肩所能支撑的。当楚国随历史化作一缕云烟时,他纵身一跃定格为汨罗江的一道风景。在他纵身一跃前的一刹那他那伟大的灵魂又在思索着什么呢?同学们一下子就严肃起来,顺着老师的思路和情感进入课题。又如《长亭送别》,文章所表现的是崔莺莺和张君瑞的离愁别恨,反映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送别主题,情节并不复杂。我事先准备了一段长亭送别的古典乐曲,一下就吸引了学生,让他们很快进入故事,体会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所以,一段好的开场白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去领悟并欣赏象曲词意境和戏曲语言这样并不愿意亲近的内容。

    二、善用媒体语言。

    善于运用情景、画面、音乐渲染,肯定会激活课堂气氛,提高学生想象思维能力。而情景、画面、音乐与文字语言沟通在一起,能调动学生的视、听、思等器官,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这样全方位的刺激之下,教学过程一定会生色不少。《长亭送别》时,课件的适时呈现,使送别场景在凄婉的音乐的伴奏之下更加哀婉凄伤,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曲词之美四个方面,在缓缓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去思考,品味和鉴赏,最后在音乐声中戛然而止。总之,在教学中创设出浓郁的媒体氛围,会使学生不自觉中融进氛围,调动了感官,获得了知识,训练了智能,客观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善用媒体,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三、模仿参与,培养能力。

   以往教学中,偏重结论,轻慢过程。老师把知识点梳理得极为系统条理,学生通常被动接受,缺少主动参与,以致没能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本来,生成结论的过程生动形象,可最后却变成了条文式的单调呆板的背诵,这从源头上分割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在语文教学中,如果能够注意表演情境的参与和问题情景的有效设置,有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长亭送别》中,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上台表演。有学生想演鸳鸯,很多男生争着演张生。整个课堂活动生动,学生尝试着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想象并模仿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使课文中人物栩栩如生的活跃在眼前,教学情境真切地再现出来。再如《项脊轩志》里有很多动人的亲情细节,我让学生表演先母听到小儿哭泣时轻敲门扉,细声询问的样子,大家在笑中体会到了母亲的细致和母爱的伟大,很多学生感恩之情形于色。初中时曾经教过《卖炭翁》,当时,我抓住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发问:卖炭翁身上穿得很单薄,为什么还希望天气更寒冷些呢?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之后之后认为卖炭翁是为了炭能够买个好价钱,心甘情愿自己挨冻。这样,卖炭翁悲苦的矛盾心理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在这之中,有个别思维发散的同学还结合现代社会的畸形时尚,即“美丽动人”的故事,对社会习俗和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文章的表演能力,有全方位的培养了他们的听、说、思的能力,更培养了他们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和良好的思维品质,甚至矫正了部分学生思维品质和价值取向上的误区,极大地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四、启迪思维,熏陶情感。

   新课程主张培养学生个性,给予学生民主、自由、平等的发展空间。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应压制学生个性,而应正确引导、鼓励学生,给予他们思想自由和情感的规范,这将是新课程下教师教学中唯一的规范,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新时代赋予全体教师的历史使命。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是整个创造活动中的核心。我们在教会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能力。《渔父》一文中的屈原,有学生结合《报任安书》中的司马迁,比较两位杰出人物的生命价值,谈及他们的迥然不同的生死观。通过引导学生认识两位伟人所处的历史环境和时代背景,以及具体到苟活和投江的最终目的,大家终于明白,其实,死固然是一种解脱和清高。有时为了大义选择苟活其实也不是庸俗和卑微。这件事,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一次锤炼和提升。《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感天动地。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关注的永远是友情,特别向往的总是爱情,然而,最熟视无睹的往往亲情、孝情。李密对祖母刘的深深的乌鸟反哺之情能让我们有所触动,从而有所行动。在文章的最后,我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分析,总结完善了一个真实的李密,让这个历史人物变得丰满而具象实。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思维可以尽情地驰骋,最终跳出了教材的束缚,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语文的兴趣。

    总之,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手段和方法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我们在教学中善于创新、用心营造气氛,设置各种不同的氛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的思想不能懈怠。基于这一最终目的,即使我们现在的探索还很肤浅,也会变得很有意义。路还长,我们还需努力。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