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

37.《毛泽东诗词鉴赏》 吴功正

1、走近作者

吴功正,194310月出生,江苏如皋人。中共党员。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39月至19677月在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19677月至19688月,因文化大革命在校;19688月至19708 月在乡下劳动,跟贫下中农三同19708月至197612月在如皋师范学校教书;197612月至198212月在南通师院中文系教书; 198212月调至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任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教师,南通师专中文系教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江海学刊》主编,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学科领域:美学、文学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史、中国美学史
代表著作:
1.《小说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1版,1987年第2版;
2.《明清短篇小说概论》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郭沫若历史剧研究》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4.《古文鉴赏集成》(上、中、下三卷本)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繁体)版;
5.《六朝园林》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
6.《六朝文学》南京出版社2004年版;
7.《六朝美学史》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第1版,1996年第2版;
8.《唐代美学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2000年第2版;
9.《古今名作鉴赏集粹》台湾建安出版社1997年(繁体)版;
10.《中国文学美学》(上、中、下三卷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1.《山水诗注析》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内容概述

毛泽东诗词是风雷激荡的中国革命历程的艺术记录和载体,遂成为史诗;是毛泽东本人那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人生经验的写照,凝聚着他的精神、情感、理想和愿望,遂成为他所赞同的中国传统诗学思想——“诗言志”(1945年,重庆,为徐迟题词)的审美表征。

我们完全可以把一部中国革命史与毛泽东诗词联结起来阅读,互相参证。中国革命的每一个重要事件、每一步进程,甚至一些具体的战略、策略、部署,都嵌留在毛泽东诗词之中;毛泽东以其独有的文学审美方式反映了这一切,从而为以诗证史提供了又一个范例。

与此同时,毛泽东诗词又有着十分直接的审美经验品格。例如《对郭沫若〈喜读毛主席《词六首》〉的改文》写道:“‘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于是,毛泽东诗词为中国诗学所一再倡导的情景真切之美提供了另一个范例。

毛泽东曾说他在解放前的诗词是“在马背上哼成的”,这便成了这位革命家、诗词家的创作形象的生动写照。因为是“在马背上哼成的”,便传来“黄洋界上炮声隆”,便出现“风展红旗如画”,便回荡“国际悲歌歌一曲”。因为“在马背上”哼吟,当然就不同于李长吉瘦驴诗囊的苦吟,也不同于陆放翁细雨骑驴的闲吟。戎马倥偬而又意态自若,无心为诗却每成绝唱,这样便出现了一代伟人的诗词创作形象和他那独特的创作心态。也正因为如此,才能解释他何以要“反其意而用”“陆游咏梅词”。作为诗人、词人,其內在视域则是革命家的襟抱。清代诗论家沈德潜《说诗啐语》写道:“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着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依此就可以阐释毛泽东诗词中的一系列现象。第一等襟抱,发为第一等诗词。他气魄雄浑,笔势“横扫千军如卷席”;他雄视千古,“指点江山”,评说“唐宗宋祖”、“风流人物”。他在一些具体对象上的看法和识见之所以比别人更高更远,例如郭沫若说:“千刀当剐唐僧肉。”他则委婉纠正:“僧是愚氓犹可训。”都发源于那个“第一等”。所谓毛泽东诗词的个性就不能仅指创作范畴的特点而言,而是指别人所未备和未能企及的內在“襟抱”。

毛泽东跟人民大众的喜怒哀乐无不相通,心潮跟随时代的潮汐涨落,跌宕起伏,脉搏作同一节奏的跳动。他的情感趋向导发于他所认为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观。于是,他对“洒向人间都是怨”的军阀混战深恶痛绝,对“十万工农下吉安”的雄壮行军尽情赞颂。《人民日报》上一篇“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的报道。顷刻掀揭起他的情感波涛,“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欣然命笔”歌之曰:“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他痛的是“人民五亿不团圆”,喜的是“遍地英雄下夕烟”。因此,他的情感世界和內涵便闪烁着动人的亮色。

然而,这位农民的儿子、故交的挚友,其情感又是多色调、多声部的。“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有着对于农家故乡的深长感叹。他对挚友之爱是那样的深切,《五古.挽易昌陶》:“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馀哀。”他对于壮烈牺牲的妻子杨开慧的怀念,可以说是几十年耿耿不尽,全部情感统统凝化为“我失骄杨君失柳”的“骄”字之中。《贺新郎·别友》写早年与扬开慧的儿女情长、凄清离别,大得宋词风味。缠绵悱恻,曲折回肠,勾描凄然情态,楚楚动人。献身革命的战士虽然刚肠烈火,却有柔情如水,两者的结合便展示出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内涵。他没有回避,反而用细腻深婉的笔触表达了常人所具备的儿女私情。这没有贬抑,反而增加了他的亲和感。例如《虞美人·枕上》所披露的完全是枕上思念之情:“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从《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七律·和周世钊同志》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故友之情、同窗之谊的重视,委婉而又温雅,使人如坐春风霁月之中,熨帖心灵。他总是动情地勾起往事:“饮茶粤海未能忘。”“尊前谈笑人依旧。”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情感契合。这里有着毛泽东所特有的蔼然风度、雅量。于是,毛泽东诗词便展现出了这位伟人的另一个情感世界窗口,亲和而亲切。

3、主题风格

毛诗词的风格、意境、语言简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毛泽东的诗词的风格的四胜
1、是气胜。大气磅礴,这是毛诗词崇高美的最大特征。
2、是情胜。感情豪迈,这是毛诗词崇高美的第二个特征。
3、是景胜。景色绚丽,这是毛诗词崇高美的重要特征之一。
4、是理胜。哲理深邃,这是毛诗词崇高美的又一重大特征。
二、毛泽东的诗词的意境的四美
1、是新美。毛诗词追求新颖,注意新的命题、新的视角、新的意蕴、新的开拓,常有翻古求新,推陈出新。
2、是深美。毛诗词注意求深,卡人、看事、看物往往透过一层。
3、是壮美。壮,意为莽苍辽阔,时间之悠长、空间之辽阔、运动力度排解奔腾。
4、是奇美。以新意入奇境是毛诗词意境美的突出表现。
三、毛泽东的诗词的语言的四化
1、是意象化。毛诗词意象化有几种艺术手法:一是具象。就是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后,再化为具体形象。二是比喻。兼用传统比兴和西方象征等艺术手法,能够不落旧套,这是毛诗词继承革新传统的突出表现。三是拟人。拟人化,也是古典诗词常用的艺术手法,但一般的也只是以花拟容,以霞拟裳。可毛诗词中的拟人手法迥然不同,不仅扩大比拟的范围,而且也赋予了崭新的内容。
2、是精炼化。综合毛诗词精炼化,一是浓缩;二是含蓄;三是用典;四是炼词炼句。
3、是灵便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倒装;二是省略;三是浑成。
4、是音乐化。毛诗词除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外,还严格遵守格律的要求,具有节奏的音乐美。他善于活用同义词和词类。

 

精彩章节展示:

1.毛泽东的诗词基本都是基于其革命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背景;然而,诗人思想丰富,言辞华丽,豪气冲天,又有浪漫主义的显著特征。比如说,解放战争中,我军攻占南京后(494月),诗人一定很为自己一手指挥的这部交响曲而自豪,信笔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毛主席的诗词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乐观向上,气势磅礴,对应于写实写意,毛可以称为写势,当然,这不是空的,唬人的,而是多基于现实历史事件。比如《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可以说,诗人本身就是伟大的历史制造者,然后用诗歌来表现革命英雄主义豪情。

3. “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蝶恋花,答李淑一》,竟然也是为了杨开慧!(我失骄杨君失柳)可见结发夫妻感情深厚。

4.《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当年他32岁。在一个怎么说也不算特别年轻的阶段,他竟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还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倒宁愿把这理解成是诗人的战斗宣言。毛的一生,正是凭借着这种书生意气和四射的激情,推动着中国的发展。

5.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千军过后尽开颜。

此诗以大无畏的革命气魄写就,诗中充满了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因为其是在长征结束之后所写、又生动的记叙了红军长征的过程,有“史诗”的色彩,毫无疑问的也就表现了其写实性的特点。

6.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天险北上,诗人作有《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最后的两句很有意境,也是诗人自己感觉比较得意的比喻。

7.清平乐六盘山》中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赠给彭德怀的山高路远坑深,大队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8.沁园春雪》把毛的帝王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是代表作。当一个衣衫破旧的中年人,领着一支同样食不果腹的军队,站在哺育了博大中华文明的秦晋高原上极目远眺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雄浑,看到了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豪迈。难怪后来美国记者斯诺在访问完陕北后,写出《红星照耀中国》,坚定指出中国将来的希望就在这些人的身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诗人本人的注释指出,末三句,是指无产阶级,但谁又能说其本人的巨大成就,不能比肩历代开元的帝王呢?

4、推荐理由

毛泽东的诗词无疑是二十世纪中国旧体诗坛的一朵奇葩。它雄浑大气,富于浪漫主义色彩,令无数人为之倾倒。毛泽东的诗词也是中国革命发展史的写照,它的每一篇作品,无不与时代的风云紧密相连。对于毛泽东诗词,前人已从其写作年代、思想内容、诗词句注释、写作手法及其所包涵的时代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也相继出版了一系列的有关著作,如但前人的著述和相关文章,主要集中在对毛泽东诗词的注释和赏析上,对毛泽东诗词风格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其浪漫主义的一方面,对其写实主义的一方面,则较少提及。鉴于此,本文主要从毛泽东诗词中不太被人所注意的写实性的表现来进行初步研究。写实性,即现实性,表现在用艺术的手段,揭示社会的矛盾和不公,表现普通人和他们的生活,颂扬他们心灵中的美好东西[1]。在本文中,写实性主要表现为毛泽东诗词真实且非浪漫性的一方面。

一、对重大事件的真实反映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全国性政权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路途中,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如第一次国共合作、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南京、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论战等。这些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发生,不但深刻的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还激发了毛泽东强烈的创作欲望。毛泽东许多著名的诗词,都是在这些事件发生之后或正在发生之时写出来的。毛泽东的这些诗词,不仅是其个人的独特感受和生活体验,也真实而及时地反映了一些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从而表现了它的写实性特点。

二、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

这是毛泽东写实性表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从人类有诗歌产生以来,诗就逐建发展成为抒发个人情感的一种载体,而其对现实工作一般也就不具有指导意义,而且人们也从未想过用写诗来指导现实工作。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人们往往通过文章来指导现实工作。毛泽东诗词主要也是用于抒发个人的情感,但毛泽东的诗词因为是紧扣时代风云来写作的,加之毛在中国革命中特殊的领导地位,所以其诗歌当中也有一些不但具有写实性而且对现实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三、对友情、恋情、乡情的描写

对友情和爱情的书写,是历代诗歌之中经久不息的主题,它们也是现实中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通过对友情和爱情的描写,我们可以窥知毛泽东内心和常人较为相似的一方面。在毛泽东的诗词之中,我们往往也可以看到其对友情和爱情的深刻书写。从这种深刻书写之中,我们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它所表现出来的写实性。

毛泽东诗词写实性的表现是多样的,它既表现在对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真实反映上、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上,又表现在对友情、爱情、乡情的深刻、细腻、真挚描写上。这三大方面的表现各不相同,但里面所表现的写实主义色彩和写实主义的精神确实一致的。

5、资料链接

主要引导阅读相关的哲学论著:1996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1996年东方出版社出版的萧永义所著的《毛泽东诗词史话》、1997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陈东林著的《毛泽东诗史》,以及近年出版的《鲲鹏之梦——毛泽东诗化哲学评传》(张育仁著)、《毛泽东诗词格律研究》(刘金琼著)、《毛泽东诗词新探》(何联华著)、《毛泽东诗词百首译注》(陈国民译注)、《毛泽东诗词鉴赏》(林冠夫、朱迪卓主编)、《毛泽东诗词解读》(吕祖荫著)、《毛泽东诗词故事》(郭永文主编)等。

6、问题探究

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不仅不于他开创了中国的革命事业,而且在于他的出口成章的的才气,毛泽东的诗词意境开阔,思想宏大,能给我们积极向上的斗志和情怀。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我们除了追求个人的物质生活,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还要去追求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毛泽东的诗词对我们有什么启迪?

 

[打印文章]
上一篇:女神[ 12-01 ]
下一篇:泰戈尔诗选[ 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