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及困惑

周五的时候,听了顾佳老师的典范英语的一节课公开示范课,感触颇多。她的这节课融合了处理这套教材的许多方法。通过竞赛的方式,细节上从单词的掌握到整体基于对篇章的理解回答问题,再到学生表演,以及以课堂小测验的方式进行检测反馈,课堂容量大,课堂气氛活跃,再加上她流利的口语,算是一节较成功的示范课。但同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的观察以及自己的典范英语的课堂教学,我产生了一些困惑。

第一关于阅读。的确,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这样热闹的课,但我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仍有少数同学他们的书是崭新的,没有任何标记,可以推测并没有认真地读过这本故事。什么叫语感阅读,语感阅读的前提是要阅读,读多了才会产生语感,不去看不去读 那么根本谈不上通过语感阅读来提高阅读能力。我想过将教材划细化成小的部分,每天给学生硬性的规定,要看到第几页,实行检查制,通过检查来督促学生阅读。但这种做法又违背了阅读的自发性,强制性的阅读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如何在很有限的英语学习时间内既完成课本教材又完成辅助教材且保持学生的兴趣是一个重要且棘手的问题。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去读,帮助学生使用一些阅读策略技巧来读故事,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第二关于上课形式。顾佳老师的上课形式基本上反映了我们大多数人上课的方式。固然活动很丰富,但这样的课堂流程似乎变得模式化,成了套路。一学期一学年都以这样的模式下来 学生总归还是要对此疲惫的,而且这么多的活动,其实参与其中的还只是一部分同学,像是那些学习积极性高的,或者爱表现的,而那些那些基础较差,连教材中单词不认识的学生,想让他们真正能投入到其中,或许很难。怎样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创新,每节课都给学生带来新的感受,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如何让基础较差的同学也积极地读书且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第三关于课堂的实效性。我在想一节课热热闹闹地上下来,学生能学到什么?学生真的是在对故事感兴趣还是在看热闹?我觉得在学生每读一本书之前,教师应该事先给其明确阅读目标,使得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避免阅读的盲目性。

以上是我对典范英语的教学的反思和困惑。典范英语的课堂对平时教学是很好的缓冲和调剂,但上好典范英语课确实是件很有挑战的事,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总结,努力将这个国家课题做得更好。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