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典范英语”教学的两点建议

  自“典范英语”课程在我校开始实施以来,各项活动进行得有声有色。词汇竞赛,写作竞赛,演讲比赛等等,如火如荼。但就考核结果而言,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根据这两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如下两点建议:

一.            增加课时

目前,“典范英语”课时为每周一课时;教学计划是每两周完成一本教材。尽管“典范英语”系列教材是简写本,但这个时间对一部文学名著而言显然不够。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强调让学生课后去自主阅读教材,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实施起来太难了。

首先,对于农村中学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课后可以自由安排的时间几乎等于没有。其次,我们目前所使用的“典范”系列教材为世界文学名著的简写本。我们不难想象其内容之丰富与精彩,但同时,其词汇量之丰富也是不言而喻的。这就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当然,每册教材之后都有词汇表;但问题是,就学生目前掌握的词汇量而言,那些是不够的。退一步说,即使每个学生都能挤出足够的时间,词汇表的内容也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在阅读之前,学生不可能记住词汇表中的所有内容,阅读过汉语版小说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的翻看词汇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有耐心读完小说的可能也只是少数而已。

因此我建议:增加课时。课时量应占据总课时的一半。这样可以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同时又能在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顺利完成任务。

二.            改变教学模式

在目前有限的时间内,我们的“典范”教学模式基本是这样的:

1. 课前

开课之前,由老师准备一份“导学案”,学生课后阅读教材并完成“导学案”。“导学案”的内容包括:判断正误;回答问题;翻译词汇;写读后感。

2. 课中

各位老师各显神通,把“导学案”的内容在课堂上展现出来。

不妨以我们所熟悉的汉语做个比较:在我们对“语言”这个概念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开始了对汉字的学习。但学汉字绝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为了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探索。因此,我的建议是:

1.      课前

“导学案”是必要的,但应该改变“导学案”的内容。我认为其内容应该包括:作者简介;故事背景简介;小说人物简介,内容简介,主题简介等。在对所以这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后,学生会更有兴趣阅读小说,读起来也会容易很多。

2.      课中

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小说的主题;探讨小说中各种人物的性格,或人物性格的变化及原因;探讨各种人物在小说中的重要性;从现实和现代人的角度对小说及人物进行评论和反思。

3.      课后

写读后感。

但正如上文所分析的,在农村中学这样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中,可能“课前”和“课后”的内容都要在课堂上进行。

[打印文章]
上一篇:在艰难中前进[ 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