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途径探讨

 

摘要:目前的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是紧随应试教育的脚步前行的,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并没有过多的注重。使其鉴赏教学成为一种形式,严重的影响了学生在学习教学中的主体性。因此本文对古诗词的鉴赏教学作了一定的分析,通过教学的有效途径的探讨,提高学生在诗词鉴赏中的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语文教学;有效途径

对古诗词鉴赏而言,其历来都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但长期以来,经过教学的不断开展,形成了一种固定模式的诗词鉴赏教学,它所注重的是表达的技巧和语言的品味,在揣摩中逐步进入诗词的意境之中。然而这样的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无法发挥培养学生的作用,使得鉴赏的教学逐渐的应试化、形式化。在新时期教学的影响下,其寻求教学的有效途径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式,本文则对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究,促进诗词鉴赏教学的发展和应用。

一、应用语言的描绘引入诗词的情境

作为思维的一种工具,语言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在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的描绘,将诗词的情景创设出来,逐步的引导学生进入到诗词的意境中去,并沉浸其中,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基本的一致,产生相应的共鸣。拿自居易《琵琶行》一诗举例,在其中的情景创设中,教师可以充分的运用语言的描绘,促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再讲诗文的第一节时,可以对其进行这样的描述作为引导:深秋的傍晚,荻花在浔阳江边飘零,秋风萧瑟。岸边,匹马消瘦,一叶扁舟,主客相对无言,默默饮酒,以作辞别。茫茫江水之中,苍白的月影随着水波飘动。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会对主客的心情有所想象。当主客听到江边传来的琵琶声时,一个忘记的出发,一个忘记了回家,此时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境?通过学生在其中的想象,不断地激起自己的情感,从而与诗词的情景达到交融。

二、品味诗词的深远意境

学生能够在诗词的意境中品味词、句的优美,则是诗词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主要内容。要想很好的对诗词进行鉴赏,就必定要对诗词的词、句进行准确的理解,这也是审美教育与诗词教学的重要结合。例如对李白《送友人》一诗进行鉴赏,就要准确的把握“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一句,才能更好的理解诗文的整体情感。具体的说来,应注意到以下一些内容:1.把握词类活用、句式变换等语法现象,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的引用就非常的神奇;2.能够辨明诗词中的语言手法,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一文,就通过托物言志的手法,描绘了一个凄苦孤独中的却坚定不移的保持自己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的爱国诗人形象;3.能够对典型的语言风格进行理解,古诗词语言风格多样,有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委婉与豪爽细腻、热烈,这都与作者的生活有很的大联系,如杜甫的《兵车行》,其表现的就是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的特点。

三、建立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在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并未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为了通过考试,而不断地增加他们解题的训练量,将古诗词的鉴赏变得枯燥乏味。这就是我们的教学出了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摒弃陈旧的教学方式,运用多元化的教学,重新将学生们吸引到课堂活动中来。

(一)流行元素在教学中的应用

古诗词鉴赏的教学中,添加一些流行的元素,就会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对诗词鉴赏的兴趣,如音乐、绘画等元素的应用。我们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诗词的时候,只是一味的将鉴赏内容与方法灌输给学生,显然非常的乏味,学生在鉴赏中,也不容易产生相应的情感。如果运用音乐的教学,感觉就会有所不同。例如《明月几时有》、《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引用诗词的弹唱版本,让学生们体会古词的声乐和音律,在轻松地环境下解读诗词的情感,一节课下来,学生们不仅意犹未尽,还收获了许多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们自然不会因乏味而感到疲惫,反而激起了学习诗词鉴赏的浓厚兴趣。对传统的教学而言,这时教学形式的大胆尝试,也是教学形式上的勇于创新。

(二)加强学生的诗词诵读

在鉴赏诗词的学习中,语感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其最主要的培养方法就是诗词的诵读。加强学生的诗词诵读,让他们放声的进行文章的朗读,使他们在语义、语音、语法的感受能力上得到增强。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甫《登高》等这些经典的诗词鉴赏中,能够对其进行反复地朗读,就很容易把握好诗词的结构,并可以深刻的体会到诗词所抒发的情感与思想。对诗词而言,它所具有的平仄相配、句式整饬、句末押韵、节奏鲜明的特点是不容易被理解和体味的,但通过加强学生的反复朗读,就会对诗词的音乐美和情感美有所把握和体会,进而感知诗人的人格魅力与真实情感,并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或:“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充分的运用脑、耳、眼、口的结合,通过多层次的感知和想象以及情感的散发,使诗词的含蓄美与形象美能够变得更加深刻和形象。

对于朗读而言,我们可以进行两种形式的应用,即朗诵比赛与教师范读。其中的教师范读就要求教师应该具有较好的朗读功底,并能够很好的带动学生进行有效地诗词诵读。教师在泛读时,如果能够充分的运用自己的情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引导,就会使学生们受其情感的渲染,更易领悟诗人的情感与诗词的情境。其次,通过朗诵比赛的形式,仍然可以达到良好的鉴赏效果。学生们在朗读比赛中跃跃欲试、表现自己,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在激烈的比赛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并对作品的赏析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感知。在比赛中,最重要的是,情感饱满、字正腔圆,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才能够有效地进行诗词朗诵的比赛。

此时,学生们就会对诗词的韵律的情感进行深刻的揣摩,并逐步的体会诗文内容的情感,进而促进了自身的语感培养,也是自己的鉴赏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三)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在诗词鉴赏的教学中,教师传授相应的理论和内容,只会是一种强加式的教学方式,然而做到“授之以渔”的良好方法,则是教学中的最大突破。这就要教师在进行鉴赏的教学时,能够善于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进行语文的教学活动。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研究性学习能够借用学生的自主和探索,进行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究,其以多个人员组成为一个小组,通过相互的合作,亲身经历并获取所需的经验,促成综合知识对实际问题解决和处理。在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促使学生进行大量的作品阅读,并能够查阅相关的资料,对作者、写作背景等内容有一个微观与宏观的认识,从而全面的认识诗词所抒发情感内容,得到有效地鉴赏效果。

在研究性学习具体的实施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对自身的研究方向做一个明确的选择。如山水诗人的研究或边塞诗人诗人的研究的选择,这些诗歌所表现的意象的特点以及哀怨感伤都是值得学生们探究的内容。在研究中,学而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之间相互合作,进行专题的研究和讨论。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等形式完成这一学习内容进行,并再次与老师进行交流,也可以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诗文的理解和认知。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会使学生的研究性精神有所培养,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自然也会得到提高,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自己的视角来获得对诗词的独特审美,并对其进行享受。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的教学中,应摒弃应试化、形式化的教学形式。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寻求教学的有效途径,充分的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一同体会诗词的情感和意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的鉴赏能力以及全方面的发展和培养。

参考文献:

[1]倪玉红,论古典诗歌教学与学生素质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5.

[2]安权虎,如何提高中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06.

[3]倪文锦,蒋念祖,陈玲玲,高中语文新课程必修课的学与教[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沈茂生,古典诗词言语教学的文化观照[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55.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