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有效数学课堂的三驾马车

      有效数学课堂的三驾马车

夏志勇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江苏“五严”规定的出台,如何创设有效课堂已然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课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探究,自觉反思,能对学习的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有效课堂。本文主要陈述了一个观点: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反思是构成有效数学课堂的关键因素,并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能力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有效教学;兴趣;自主性;反思

创设有效数学课堂需要哪些条件?笔者认为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反思是创设有效数学课堂的三驾马车。

一、学生的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甚至失去信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对学习的情感体验。教育家夸美纽斯曾告诉我们: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如花香引来了蜜蜂一样,学生自然会努力寻求学习的机会,从学习中获得信息,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而得到知识和愉快的体验又会增加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途径1、温故法

数学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和需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信心,感受学习的乐趣。例如讲授新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可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以学生熟悉的画一次函数图象、求一次方程和一次不等式的解为背景知识切入,设置一个练习题组,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复习已有知识,为后面学习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中首先获得解题成功的快乐体验。

途径2、新问题引入法

还以讲授新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为例,我们还可以2004年江苏省的一道高考试题(填空题13题)为引子,引入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对于本题,可引导学生画出二次函数图象来解答。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本题又给出了函数图象上许多点,相信学生画出图象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不难得到正确答案。以高考试题为背景引入新课,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高考题就在我们的课本中,就在我们平常的练习中。

途径3、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好的教学情境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的“起调”,扣人心弦,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例如在讲授圆锥曲线新课时,可以从网络上下载一些图片或视屏资料,比如讲授椭圆时,可利用“嫦娥一号”发射视屏,让学生了解椭圆在航天中的运用,讲授双曲线时,可通过播放网络歌曲《悲伤双曲线》,使学生对双曲线和渐近线的关系有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悲伤双曲线》歌词:如果我是双曲线/你就是那渐近线/如果我是反比例函数/你就是那坐标轴/虽然我们有缘/够生在同一个平面/然而我们又无缘/慢慢长路无交点/为何看不见/等式成立要条件/难到正如书上说的/无限接近不能达到/为何看不见/明月也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千里共婵娟.

二、学生的自主性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尝。学生的能力不是老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

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教学案例。

数学课上,老师用投影仪给出了例题:

四面体ABCD中,AB=CD= AD=BC= BD=AC= , 的取值范围是                   (如图1).

题目出来后,同学们立即进入独立思考,并在草稿纸上画画算算,大约三分钟后,有同学开始举手了。(为了便于叙述,以下用对话来描述课堂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同学,师代替教者)

甲:该四面体的四个面是全等的三角形,所以只要长为 x的三条边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即可,根据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

(其他组的同学有点头附和的,也有迫不急待想要发言的)

师:有不同意见吗?

乙:当 时,以长为 、的三条边虽能构成三角形,但四个三角形未必能构成四面体,也即 的取值还要保证四个三角形能构成一个四面体。

(不少同学拍脑袋,责怪自己考虑问题不全面)

师:如何满足ABCD是个四面体?

乙:当△ABD与△CBD共面时AC的长最大,记为m.要能构成四面体,只要x<m即可。由于对边相等,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见图2)

ABD中,cosA= ,

则△CBAcosB ,

所以 =5+3+2 = ,根据 算出 <2 ,再结合 ,因此所求的 的范围应该为( )。

(绝大多数同学表示赞同)

师:通过以上两位同学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x )时,以 x为边长的三条边可组成一个三角形且可保证ABCD是一个四面体,那么答案就是 )吗?

丙: )不正确。

(顿时,讲台下发出一阵反对声)

师:请陈述你的理由。

丙:因为它虽然保证了ABCD是个四面体,但是没有体现四面体的对棱相等的特征。由于对棱相等,该四面体可以放入一个长方体内(见图3),因此该四面体的每个面上的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所以x 的取值还应满足 ,再结合 ),则x的正确范围应是( 2 )。

(台下一片寂静,同学们都埋头检验丙组同学的结论)

师:丙组的说法正确吗?有没有要补充的?

丁:正确答案确实是 2 ),但只要满足每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就可以了,不必再研究长为 x的三条边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也不必考虑是否构成四面体,因为由 可推出 < , 可推出 + ,即保证了是锐角三角形就不必考虑能否构成三角形,另外因为每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且对棱相等,则ABCD就一定是一个长方体中的四面体,即也不必再研究它是否是四面体。

(同学们都陷入了沉思,几分钟后大家的脸上都露出高兴的笑容)

师: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终于得到了该题的正确而又简洁的解答,正如丁组同学的研究,只要长为 x的三条边构成一个锐角三角形即可,由 计算得x的取值范围是( 2 .而解题的关键就是把问题放入我们熟悉的长方体中,将问题等价转化为“长为 的三条边能构成一个锐角三角形,求 的取值范围”。

点评:回顾同学们的探索过程,真可谓是“一波三折”,然而正是在这“一波三折”中,同学们获得了题目的最佳解法,也优化了自身的思维品质,思维逐步变得成熟与理性,这种效果是直接告知的教学方式所无法达到的。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能做的,要让学生做,学生做不了,老师可适时介入,要多留空白,将探究、成功的机会留给学生。如果老师一味以直接告知的方法进行教学,随着时间的变迁,学生容易淡忘,而且会形成学生被动地吸收,机械地记忆,强化贮存的学习习惯和方式,久而久之,学生虽能听懂数学,却易患上缺乏独立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软骨病”。

三、学生的反思

众所周知,数学学习的理解要靠学生自己的领悟才能获得,而领悟又靠对思维过程的不断反思才能达到。反思是数学教学的生长点,反思对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自学能力的形成、学习策略的迁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教学实践中学生反思的能力普遍较差,原因不外乎下列四种:(1)学生没有反思的意识或不知道如何反思;(2)学生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进行反思;(3)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4)教师不知道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其实对学生而言,每次学习仅是一种经历,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把经历提升为经验,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因此作为站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阵地,高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反思,激发学生内蕴的创造潜能,帮助学生形成反思习惯,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得到真正的数学意识的培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鼓励学生在集体讨论中反思

“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了解同伴的理解,有利于丰富自己的思考方法,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增强迁移能力。概念形成的关键是重视意义建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调记忆,所以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讨论、争辩,来促进个人反思,实现自我创新。

2、点拨学生在寻找错误成因中反思

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往往不求甚解、粗心大意,忽视对结论的反思,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错误,让学生改错时进行反思,分析错误原因,对症下药,通过反思把学生的错误转化为教学财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质量,也使学生品尝到反思的“甜头”,享受反思带来的成功,激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3、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反思

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

这种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的解题,必然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数学老师要致力于引导学生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题反思:1、反思解题思路:解这类题的关键、突破口是什么?2、反思一题多解:该题还有那些解题思路?3、反思一题多变:该题还可如何变化,使得答案、思路不同?4、反思主要错误:解这道题时可能会出现哪些错误?是知识性错误还是策略性错误?5、反思答题的规范性:怎样书写才能“对而全”,不丢分?通过一系列反思,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