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内外兼修”提升教学目标设置的有效性

         “内外兼修”提升教学目标设置的有效性    

               邵建生

一、塑造教学目标的外形

有效教学也有三个表现点: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因此,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从这些方面来表述。

第一,要为教学设置一个可预期、可努力、可评价的目标。这是体现教学效果优劣所需要的外形。《体育教学论》认为,一个具体而清晰的具有指导性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条件(在什么条件下达成课题)、标准(用什么来评价)和课题(要教给什么)三个构成要素。而有效性理论认为衡量教学是否有效果也需要三个要素:可预期(学会什么)、可努力(怎么学)、可评价(学到什么程度)。因此,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要力求将三要素表述清楚,使教学效果的达成度一目了然,这样的目标无疑会有利于引导学生争取最佳的学习效果。如教学目标为:能够识别篮球场的标线,并正确说出其作用(认知目标)。其中包含:可预期的课题(识别标线、记住作用),可努力的条件(根据篮球场地图理解和记忆),可评价的标准(正确说出)。

第二,面向全体学生,设置细分的目标层次。这是体现教学效果广度和教学效率高低的需要。有效教学的涵盖对象是参与教学活动的所有学生,让大家都有收获、人人都有发展是有效教学追求的境界。但学生的基础条件、技能水平、接受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若以统一的目标来要求所有的学生,其结果只是区分出学生的好中差。力求人人有收获的有效策略是:设置分层的教学目标和目标细化。这既能符合有效教学的要求,也是“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体现。设置分层目标对于执教自然班的老师来说并不陌生,男女生的教学目标当然要有层次差别,但对同水平段同性别的学生也设置分层目标,可能显得有些繁琐了。新课标中“目标统领内容”的要求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目标的细化,即教学目标与达成内容的融合,把相应的达成内容表述成分层的细化的学练目标。例如:教学目标:(排球正面下手发球,水平五,第1学时)掌握排球正面下手发球的动作要领,能在指定发球区连续发5次,要求3次以上落在规定的区域内(技能目标)。本课达成内容:1.认真听讲,注意观察,能掌握动作的方法,说出动作的要领;2.模仿、体验发球动作,记住自己的最远距离;3.依据发球距离分组练习(以发球线到网6米、8米、9米、球的落点在前后2块、在左中右3块来分5组),能发球过网,并注意改进动作;4.依据练习3的情况调整到适应的组别,能发53,提高动作的质量;5.选择适当的组别展示学习成果,进行相互评价和学练小结

第三,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时段发展的主体目标。这是体现教学效益好差的需要。这个问题要分两方面来说,一方面,是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教学活动中丝毫不能含糊的大目标、大方向。原因有三:其一,全面发展是体育教育的原则之一教学中必须遵守。其二,新课标设置的是一个全面的包含五维度的立体目标体系,这些目标都必须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模块和课时中。其三,有效益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教学是否有效益是看教育教学的成果与特定时期的社会需求的吻合程度,现在社会需要的正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的具体时段中发展的主体目标要明确、要有重点。这是从教学策略有效性的层面提出的要求,面对众多的目标群若主次不分,将是杂乱无章无从下手的局面。由于其他目标的达成,要渗透在运动技能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所以,一般来说运动技能目标应该是首先考虑的主体目标。但也不能教条化,应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课时发展的重点目标。比如,室内课应以知识目标为重点,体能训练课应以体能目标为重点。这两大方面的要求集中到目标设置的层面上,就是几种目标领域与主体目标的渗透和组合。设置多功能的组合教学目标,尽可能挖掘教材的各种教育教学功能,引导教学活动取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例(水平五,耐久跑课时目标):在5分钟内,匀速跑(技能目标)1000~1200(体能目标),体验靶心率与跑速的关联度(认知目标),体会跑进过程中克服困难,坚持完成预定任务的过程(心理目标)

二、修炼达成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内功

教学目标在实施和达成的过程中,也需要即时的变化和调整。教师已经知道衡量教学是否有效要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即使是按照有效性要求设置的教学目标,也要靠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实施后才能印证。所以相对来讲“内功”显得更为重要,它是保证教学目标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第一,要有灵活调整教学目标的评价形式和难易度的功力,争取最好的教学效果。这里有两个方面:一是要能灵活运用评价的环节来促进学练。如果没有了评价,也就不知道学习效果怎么样,再有效的目标也会流于形式。评价的方式有好多种,灵活运用需要功力。可以是老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的评价;可以是过程评价,也可以是小结评价等等。二是要能灵活调整达成标准的高底度。一般来说一份教学计划要管好几个班的学生,即便是同一个班的学生也存在差异。对那些基础好、学得快的班级和学生就要提高标准,反之就适当降低标准的难度,把标准控制在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达到的程度上。制定精准的标准,需要有对学情了如指掌的功力。

第二,要有灵活调整分层目标的梯度和密度的功力,争取最高的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单位时间内学到的内容越多效率就越高。这里要强调是指学生得到的发展和学会的内容,不是指教的内容。学生学不会,教师教的内容再多也是无效的。在实施分层目标时,要根据学练情况来调整目标层级的梯度和密度。由于分层目标与达成内容是融合的,这里也可以理解为,对达成内容或学练手段的调整。如果学生学得快就减少梯度、增加密度,来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学生学得慢就增加梯度、减少密度,先保证有效性。选择高效的学练内容,这需要对课堂学练情况驾驭自如的功力。

第三,要有抓住“偶发”现象,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的侧重点,争取最好的教学效益的功力。作为学校教育的课程之一,体育教学的效益体现在五围育人目标体系的达成度上。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以运动技能的目标为主线,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领域的目标是渗透目标。但当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情况时,恰恰是这些功能目标实施的切入点、时机点。这些“偶发”情况一般无法预设,有些还是一闪而过。这就需要应急和应变的“内功”。一是要能善于发现并及时抓住出现的时机。这就如同篮球场上的裁判一样,漏吹一次就失去一次机会。二是要能应变,利用这些变化及时调整发展目标的侧重点,在一点一滴的启发和引导中达成育人目标。这需要细致入微的观察功力和因势利导的应变功力。

总之,“内外兼修”是提升教学目标有效性的策略之一,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整体联动无法分割的,它是有效教学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完整体现。把“内外”分开讨论,只是为了表述得更清楚一些。设置好教学目标,只是教学活动的第一步,只有按照有效教学的理论来精心打造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崔允漷.《有效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