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

灵活掌握,夯实基础

灵活掌握,夯实基础

江苏  景晓强

    散文类文言文作为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有和人物传记平分秋色之势。杂记类文言文在古代散文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08年湖北卷考查的宋濂的《龙渊义塾记》就是一篇典型的杂记。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两个方面来做必要的准备:

一、把握文体特点,理清文章思路

杂记,顾名思义,多指记人事、山水、建筑、风俗、书画、杂物等文字,它包括山水名胜游记、书画杂物记、人事杂记等类型,在题目中多含有书、志、题、记等标志。运用杂记的文体写作方式比较灵活。

既然杂记具有灵活多变的特点,那么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就应该把握住这样的特点,并且针对这样的特点做必要的调整。对于叙事类的文章,我们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要注意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人物的多少,人物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等。对于说明类的文章,则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内容,说明的方法等。同时要注意抓关键语句,如中心句、段落的起始句,尤其是作者的评述性文字、议论的话语等。对议论性文字则要字斟句酌,分析这些议论形成的根据。

这样一来,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在整体上把握了文章,为我们在后面解答具体的问题提供了方便。

    二、落实文言文考点,各个击破字词句

杂记类文章不同于传记类文章,传记一般都有完整的情节、清晰的事件、鲜明的人物等,而杂记类文章则相对不太明显,这就为阅读这类文章增添了难度。好在文言文的考查基本还是落实在字词句的层面上,所以只要打牢基础,各个击破,变化再多我们也能从容应对。

要加强新旧知识的比对。旧知识带新知识,加强知识的连贯,如此举一反三,则能触类旁通。就实词而言,要结合语境,代入分析,把试题选项中各个解释放入各自语境中,通过上下文来进行判断。虚词要系统掌握考纲规定的虚词的基本用法,同时要对课文相当熟悉,因为虚词考查中半数的句子来自于课文。

要突出重点,重视积累。贪多求全,面面俱到,往往收效甚微。只有突出重点难点,才能有所收获。具体可以从基本含义、关键词语、特殊用法、直译等几个方面去各个击破。我们还需要认真积累文言字词句方面的知识,在考试的时候,综合运用我们掌握的字词句方面的知识来解答实际问题。

【实战演练】

枯树赋

庾信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①,根柢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②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③之园,声含谷,曲抱云门④。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⑤。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⑥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卧,顿山腰而半折。文袤者合体俱碎,理正者中心直裂。戴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旸睒,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沈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千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注】①青牛文梓:指参天古木。②九畹:兰花。③睢阳:指睢阳曲,汉梁孝王筑睢阳城时作。④云门:周六乐舞之一。用于祭祀天神,相传为黄帝时所作。⑤这里讲的是汉梁孝王为了在自己的封地也可以享受京城美景而修梁园的事情。⑥梅根:六朝时曾短暂的以冶梅根作流通货币。

1.对下列句中加黑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忽忽不乐,庭槐而叹曰      顾:看

B.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    落实:结果

C.拔垂泪,伤根沥血            本:树根

D.既伤摇落,嗟变衰            弥:满,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汉则将军坐                  盘盘,囷囷焉,蜂房水涡

B.桓大司马闻叹曰              吾尝终日思矣

C.或低垂霜露                  得复见将军

D.桐何而半死                  我献之

3.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达作者“羁旅”的感慨的一组是  

①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②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③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④拔本垂泪,伤根沥血

⑤文袤者合体俱碎,理正者中心直裂     ⑥既伤摇落,弥嗟变衰

A.①④⑥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选项中黑体字的用法与“既摇落,弥嗟变衰”中“伤”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假舟楫者,非能也,而绝江河

B.父以义友,子以忠死君

C群臣吏民能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园建成时场面浩大,音乐大气,风景美好,但是里面东西多,野生动物也不少。因此为了保持这美好的景色,要经过不断的修理和维护。第二节中作者认为与其像梁园那样,还不如种上些可以茂盛千年的树木。

B.第三节暗自道出了国家破裂,作者飘零北方的心伤,就好像千年老树的根伤了,心空了,最后老树终于要倒塌了,破碎成好多片,但那些老树瘤还在,可以变成树精。

C第四节更表现了作者这种羁压北方的无奈心理。不能回到自己的故乡,只能在穷苍里生活,慢慢老去。道出了百姓在战火中颠沛流离、哀哀无告的凄苦。最后借桓大司马之口寄托了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

D文章开篇由殷仲文对自家庭院里的老槐树的悲叹,继而写到千年古树之所以能够存活千年,就是因为根基深厚。作者自比老树,逢乱世,羁居异邦,岁月流逝,而这根深是指他刚正不曲的品格。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译文:                                                         

⑵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

译文:                                                         

⑶《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译文:                                                         

7.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共六处。

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8.毛泽东对本文激赏不已,尤其对首尾的引用大加赞叹。请你简要说说首尾引用的文段的作用。

答:                                                         

 

《语文周报》2009.4.14

[打印文章]